(相关资料图)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苏俊 毛春燕 实习记者 张恭浩楠)7月11日,在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绿色低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就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都协同联动赛事侧和城市侧,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等相关情况对外进行发布时表示,绿色低碳正加快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新闻发布会现场

杨斌平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源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建筑加快普及、绿色交通成网成势、碳汇功能显著增强、绿色生活全面普及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汇总。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成都市以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4%。

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大力推进减煤、控油、稳气、增电,发展新能源。实施“蓉耀工程”电网补强项目,加快推进华能彭州燃机、崇州和大邑抽水蓄能、金堂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

绿色建筑加快普及。成都市在省会城市中率先制定绿色建筑促进条例,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建筑面积3649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66%。

绿色交通成网成势。成都不断强化“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与高效衔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位居全国城市第5位,日均客运量497万乘次,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60%。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全国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规划建设165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超大城市高峰通勤拥堵指数下降3.5%。截至今年7月,新能源车保有量约51万辆(较2022年底新增9.4万辆),占汽车比例的8.2%。

碳汇功能显著增强。成都全面建立林长制,系统推进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系统碳汇近200万吨。完成“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实施增绿项目1.1万个,累计建成各级绿道6158公里,保护修复川西林盘1005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4.5%。

绿色生活全面普及。成都设立每月5日绿色低碳出行日,共享单车日均骑行约220万人次,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通勤新风尚。成立全国首个环保类联合性志愿者社会组织,累计注册志愿者约13万人。连续5年发布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推出“低碳成都100案例”,发布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