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一名6岁男童与家人到海边游玩后,感染“食脑虫”,据悉这种病目前没有特效药,致死率达98%。此事受到读者关注,有市民打热线咨询:这种虫在厦门出现率高吗?要如何预防?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传染病预防控制处主管医师雷蕾,为大家解答。
【资料图】
“‘食脑虫’在厦门比较罕见。”雷蕾说,“食脑虫”病原体主要有卡氏棘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多存在于水体、淤泥、尘土和腐败有机物中。人多因接触被污染的水或在其中游泳而感染,可引起如阿米巴性脑炎、肉芽肿性阿米巴性脑炎等严重的疾病。目前,该病的感染率及发病率较低,但由于诊断难度较高、医生经验不足、缺乏特效药等因素,死亡率极高。
雷蕾还提到,目前我市天气炎热,到海边游玩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了,除了“食脑虫”,还有不少海生物需注意。她说:“海水中含有大量生物,去海边玩要注意避免被鱼虾、贝类、甲壳类、水母等咬伤、夹伤、划伤、擦伤、刺伤,避免感染海洋创伤弧菌、海洋分枝杆菌、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霍乱弧菌、诺如病毒等病原体。”
下海游泳注意事项
到海边游玩、在海里游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
1.去海边游玩需提前查看天气和海浪预报,提前了解潮汐时间,计划好游泳的时间。
2.学习防溺水相关知识,在紧急情况下,有自救互救能力。
3.事先做好运动,避免抽筋等运动伤害。
4.尽量选择正规的戏水海域,有防护网的那种 一般不会出现危险性生物,但要预防万一才好。选择洁净的、有救生员的海域游玩,不去偏僻的水域,不要超越安全警戒线,不到提示牌提到的危险区域游玩。
5.不要在晚上八点后下海游泳。夜晚气温底,游泳时容易出现抽筋现象,若发生危险救生员也难第一时间发觉。
6.如身上有伤口,应避免下海游泳。
7.不用手直接抓取或捞取海产物,如果被海水内生物刺伤、擦伤,应及时上岸,处理伤口,小心观察、及时就诊。
8.下水游泳前勿喝酒,剧烈运动后也不要马上游泳。
9.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尽量不要下海游泳,特别是顽固性的高血压,药物难于控制,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而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也不能游泳。
10.患中耳炎、急性眼结膜炎者也不宜游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