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记者邓云 通讯员谭翠芳)2023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上好戏连台,6月22日晚,大型实景演出《峡江号子声》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首演,重现三峡移民的感人故事。

“连丝儿啊,嘿!哎我们露一手哦,嘿!呀吼呀,吼嘿!”老船工拖长着音调,高亢激昂的船工号子划破夜空,一艘白帆木船将观众带入“峡谷往事”。老屋边,橘树下,小家与大家的碰撞,乡愁与建设的矛盾,村民们演绎着一个个三峡移民家庭的背后的奉献故事,为了三峡建设,他们斩断祖祖辈辈生存的根,带着浓浓的记忆和乡愁,去往未知的他乡……舞台上,关于西陵峡移民的故事在展开,舞台下,观众被三峡移民的故事感动落泪,也被他们身上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怀和落地生根、坚韧不拔的船工精神深深打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峡江号子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讲好峡江号子的故事?记者专访秭归县文化馆馆长梅俊明,了解《峡江号子声》背后创作的故事。

《峡江号子声》在屈原故里首演。

三峡晚报:从《峡江号子声》首演情况来看,观众反响强烈,台下观众掌声雷动,笑中有泪,满满正能量。这部实景剧是怎样开始创作的?

梅俊明:《峡江号子声》这台实景剧共50多分钟,2022年的3月开始筹划,从第一稿排练到最终舞台呈现共修改了七稿剧本,经过了三轮排练,反复修改加工、锤炼琢磨,今天终于呈现在观众眼前。你今天看到的我们舞台上的六十多名演员全部是群众,包括真实的老船工、号子传承人,当地居民等、还包括我们景区艺术团的一些小演员们,没有一个是专业演员。

三峡晚报:您为什么选择峡江号子的题材创作?

梅俊明:峡江号子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纤夫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部剧,推进我们国家级非遗名录长江峡江号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峡江号子,传承保护文化遗产,为了排好这部实景剧,我们从形式、题材和功能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三峡晚报:这些创新体现在什么地方?

梅俊明:例如我们看到的实景舞台,我们用了最小的成本,将这片荒地改造成了一个实景舞台。舞台上出现的木船,是我们长江禁渔之后,收回的渔船改造加工。

题材上,我们将峡江文化与移民文化融合在一起,通过小故事说大故事。舞台上的小故事都是真实发生在秭归移民身上的故事,里面浓缩了很多细节,比如带泥土、带柑橘树等等。我们把船工这个人物加载到移民的身上,第一是体现了我们这个峡江人勤劳奋勇豪爽、豁达的情怀,与天斗与地斗的韧劲。另一方面表达我们移民的无私奉献,心怀家国,支援国家建设的情怀。

梅俊明(左一)与演员们合影。

形式上,我们的船从舞台那边走到这边,再回到那边,呈现了从移民时代到后移民时代的主题 。

三峡晚报:刚刚演出结束后,您的情绪非常激动,您认为这次首演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梅俊明:这台实景剧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景区平台打造夜游项目,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夜经济发展,用一台戏搅和整个屈原故里景区,让景区夜晚“闪亮”起来。其次,这个平台能培养新生的长江峡江号子传承人,通过景区和我们联合供养的这么一种模式,让这部戏能够持久的生存下去。

三峡晚报:未来,这部剧会在其它地方演出吗?

梅俊明:这台戏将作为景区艺术团的保留剧目,未来会常演常新,不断地提升打磨,让这台剧越演越好,越演越新。同时我们会积极参加各种展演和比赛,更重要的是,这台戏未来还将打造成舞台剧版本,送到秭归外迁移民的聚集地,去向他们展演,让他们再忆乡愁,再回秭归,再回秭归,重走大三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