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容易变黑,代表身体不好,是真的吗?
丨本文作者:余金泉,卓正内科医生;卓正编辑部
在大部分现代女性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银是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它常常作为饰品,以及饰品配件出现(耳钉、扣头等),江湖中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即——
【资料图】
“
“佩戴银饰,银黑得越快,说明身体越不好。”
同时我最近还听到一种比较新的带有辟谣性质的说法是——
“
“这和身体好不好无关,而是和体质有关,酸性体质戴银越戴越黑,碱性体质越戴越亮。”
那么这些说法,可靠吗?有没有依据呢?
为什么说——
“银饰易变黑,代表身体不好?”
想知道这些说法是否可靠,第一步可以先盘一盘这个说法的逻辑,也就是因果关系是什么?比如说,“银饰易变黑,代表身体不好。”
翻译一下,意思就是——银能够吸收毒素,假设在相同时间段内,A比B的银饰更快变黑,说明A的银吸收了更多的毒素,A“排毒”更多,代表A的身体更不好。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银针试毒”,试的是毒吗?
既然说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国内众多古装影视剧中的经典桥段了——银针试毒。
比如在宫斗剧里,谨慎的后宫娘娘往往会轻轻拔下一支银簪,往宫女呈上来的茶水汤药里搅上一搅,簪子变黑,说明东西已经被人悄悄下毒。
这个手法影视剧如此爱用,是和“糯米对付僵尸”一样没有现实依据的艺术创作吗?倒也不是,事实上,因为种种原因,在古代,民间常用的毒药以砒霜(三氧化二砷)为主,又因为提炼技术受限,砒霜里往往残留了一定的硫和硫化物,而硫又可以与银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也就是银针试毒的来源。
所以,实际上,银针试毒试的不是毒,而是毒里残留的硫。现代三氧化二砷的提炼工艺进步很多,一般不再含有硫和硫化物,所以理论上,银很难与现代的砒霜起化学反应做试毒了。
银饰“黑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现在知道,银是不能“试毒”的,更加不存在什么“吸毒”,那为什么我们日常接触佩戴银饰,它变黑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影响银饰“黑化”进程的因素整体来说分这几个方向:
01空气
当银饰长期接触空气时,会氧化在表面形成氧化银,通常呈暗灰色。另外,我们所处的空气质量不佳,会罕有一些酸性气体,如硫化氢,银与硫元素相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生成的硫化银即通常所说的银垢。
02汗液
我们人体的汗液也自带硫,如果佩戴银饰期间流汗了,则银不可避免地与硫元素进行了接触。而每个人的排汗能力、以及汗液里硫的含量都不相同,这也影响银饰“黑化”速度快慢的原因之一。
03外物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品,比如不同的化妆品、护肤品、沐浴露、洗面奶、硫磺皂等中可能含有硫元素,还有泡温泉时的温泉水往往也有硫磺的存在,这些都会变相影响银饰的颜色。
04非真银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性,当佩戴的银饰不是真的银,而是镀银产品时,随着首饰表面银的脱落,显露出里面的金属,也可能逐步发黑。
为什么有些人戴银饰,
“黑化”速度慢一些?
可是有些人戴银饰,银饰变黑的速度会慢一些呢?我们平时保养银饰,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实际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以下一些方面的原因:
01流汗较少
有些人流汗较少,所以能够和银接触的硫元素较少。
02日常使用
平时使用比较注意,比如,及时摘戴,不会戴着银饰洗漱、运动、做饭、泡温泉、化妆,不戴的时候及时放进密封袋里,减少和空气的接触。
还有日常佩戴过程中,银饰经常与身体皮肤、衣物产生摩擦,这相当于给银饰“抛光”的过程,也能使银饰不容易产生氧化膜,保持光亮。
总结来说,我们人体又不是养蛊的容器,一会银饰吸收身体的毒素,一会又可以喝点什么来排毒,哪来那么多的毒?人要真的那么毒,为什么靠唾液就能大杀四方让人闻风丧胆的是蓝环章鱼不是人类呢?是因为太善良了不想所以不能吗?
最后,诚心建议大家,生活中如果遇到诸如此类的传说,不确定是否是谣言的时候,可以多想一想其中的“因为所以”,它能帮助你理清思路、小心求证,尽量避免掉进谣言的陷阱。
关键词: